关于提请对加快推进中国轻纺城
转型升级议案给予结案的报告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
区人大常委会:
2019年,绍兴市柯桥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根据沈祥星等16位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议案的决议》(以下简称议案决议),交由区政府组织实施。在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指导下,区政府高度重视,将议案决议实施作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加快推进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组织有关部门、镇(街道)狠抓落实,目前各项目标任务均已完成。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议案决议实施的基本成效
3年来,区政府认真执行议案决议,将加快推进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与“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建设有机结合、综合施策,全面推动中国轻纺城朝着智慧化、时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确保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通过3年的转型升级,中国轻纺城的规模稳步增长,2018-2020年,市场群成交额从1808.38亿元上升至2163.25亿元,网上成交额从420.4亿元上升至607.05亿元;今年1-10月,市场群成交额1861.14亿元、增长19.03%,网上成交额629.73亿元,同比增长23.65%。时尚要素加快集聚,目前创意设计基地入驻工业设计企业150家,工业设计从业人员3036人,其中工业设计人才1221人;2020年工业设计服务收入3.24亿元,带动形成产值381.9亿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世界布商大会、纺博会、柯桥时尚周引领行业发展,“丝路柯桥·布满全球”成功走进全球20多个知名纺织、时尚产业集群,中国轻纺城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明显扩大。管理服务持续优化,绍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柯桥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级试点成功获批,为中国轻纺城创新贸易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及服务支持。3年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轻纺城过去创新能力较弱、时尚要素缺乏、国际话语权不高等局面,极大提升了中国轻纺城的竞争力,达到了预期目标和议案结案要求。
二、落实实施方案的主要措施
(一)聚焦“时尚引领”,全面提升市场行业地位。
1.加快建设时尚创意平台。精心实施“创意设计基地三年提升发展计划”,整合资源、优化提升,大力完善轻纺城创意园、创意大厦、中纺大厦等创意功能布局,推动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吴海燕国际时尚研究院、“东方米兰”国际时尚展示发布中心、意大利米兰·柯桥馆、“设界·柯桥”等一批高端时尚研究设计和服务机构建成投运。同时,深化与清华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加快打造“中意未来时尚创新中心”。
2.着力引育创意企业和人才。启动实施创意设计人才“经纬计划”,已完成三批评审,累计引进金顶奖设计师、金点奖设计师、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等中高端创意设计人才28名。大力扶持创意企业发展,成功孵化了吉麻良丝、纸笔画童装、百思服装、皓质华琚、左拉等一批优秀设计师品牌,其中吉麻良丝已在新三板成功上市。今年1-9月,创意设计基地企业设计服务性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8.6%,带动服务对象形成销售收入286.36亿元,同比增长9.1%。
3.全力提升市场话语权。积极推进“月月有会展、天天秀时尚”计划,2019年以来,已举办展会59场、时尚活动406场。2021第四届世界布商大会围绕“数字赋能·绿色共生”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双会场模式,线下参会人数达500余,全国纺企“前30强”全部参会;2021第十届柯桥时尚周分为7大版块50余项活动,累计线上线下参与、观摩人数达6万余人次;2021第二十三届秋季纺博会设展位1532个,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入场参观达4.5万人次,线上展采购商34万人次,其中境外采购商3.5万人次,有力展示了柯桥的行业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促进了纺织行业国内国际“双循环”。今年,世界布商大会被列入浙江省“一带一路”“十四五”规划重大交流活动。
(二)聚焦“要素聚集”,持续增强市场发展能级。
1.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率先在全省开展以“最多跑一次”理念优化提升轻纺市场工作,目前35项清单任务全部完成。2020年,中国轻纺城市场服务大提升改革工作在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例会上作经验交流,获得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肯定。正式投运新的中国轻纺城综合服务中心,共设51个窗口,全面下沉市场监管、税务等审批服务。东升路市场、国际面料采购中心、南区市场、东市场、北联市场、坯布市场、服装市场通过省“五化”市场验收,市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2019年以来,新注册市场经营主体17091家,其中公司4922家,完成“个转企”280家。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深化“柯桥优选”品牌计划,截至目前,已为33家面料企业提供直播服务,累计观察人数达8万余人,目前正准备为20家企业提供直播服务。在直播服务的基础上,今年启动了“柯桥优选”集体商标注册,推出了产品开发体系建设指导、品牌策划和营销、设计培训以及品牌推广等贯穿企业品牌建设全流程的深度服务,着力打造纺织品区域公共品牌。同时,充分发挥中国轻纺城品牌指导服务站作用,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全面开展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确权辅导,助力经营户创新创牌。
3.加快形成标准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技术支撑,制定并实施了全国首个绿色印染团体标准——《绿色印染要求通则》,制定了《机织化纤印染面料品质控制指南》《九分色平网仿数码印花涤纶面料》等2项团体标准,推动9家企业主导制定11项纺织类“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截至目前,全区企业主导制定纺织类国家标准2项,参与制定13项;为主制修订纺织品行业标准16项,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33项,基本形成了涉及全产业链的纺织标准体系。成立中国轻纺城检验检测与标准化研究院,依托区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着力打造柯桥纺织印染全产业链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纺织印染产品全产业链检测中心,引进了国家纺织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丝类商品检测重点实验室、CQC(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生态纺织品认证指定实验室等国家级纺织品重点检测实验室。
4.不断强化版权保护。设立全国首家纺织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中国绍兴柯桥(纺织)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实现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互联共享,授权时间由6-8个月压缩至7天内。建成投运全国首个“中国纺织面料花样数据中心及AI比对系统”,建设“花样数治”多部门跨场景应用,全面提升花样版权保护效能,2019年以来,受理花样18850件,核发登记证书14707本。东升路市场被认定第一批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同时,积极构筑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专司花样版权纠纷案件的巡回审判法庭,设置“市场纠纷直通车”,推行“简易维权”新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调解版权争议纠纷2636件,行政查办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759件,为市场经营户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三)聚焦“功能优化”,不断推动市场提档升级。
1.持续推进传统市场改造升级。建成中国轻纺城市场中设施设备最为先进的标志性综合体市场——国际面料采购中心,同时,在其中开辟创意设计区,引进面料设计公司“设界”、互联网电商企业“丰云汇”、私人订制中心“博亚”等,设立时尚发布大厅,定期举办各类时尚活动,引领市场提升时尚展示功能。大力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利用闲置营业房布局便利店,设置自助售货机50台,为经营户和客商提供便利;开展传统市场“厕所革命”,完成市场厕所改造37只;组建首支由浙工大之江学院运营的“轻纺城时尚模特队”,定期开展走秀,帮助经营户发布新产品、新品牌。
2.有效推动国际贸易创新发展。高效推进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级试点建设,强化专班运作,建成投用海关监管中心、联网信息平台,同时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开通全省首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场站预约小程序——“市采车辆进场预约”,创新推出“一址多户”政策。截至目前,联网信息平台备案供货商、外贸公司、报关行等市场主体746个,今年1-10月共结关17562票、15.98亿美元。
3.加快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和仓储物流技术,积极推进轻纺数字物流港规划建设,着力打造集信息交互、现代仓储、联托运、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物流仓储基地。目前,轻纺数字物流港项目方案已经完成,并于2021年9月底完成土地摘牌。
(四)聚焦“智慧赋能”,着力变革市场运行模式。
1.大力实施数字市场改革。加快推进数字轻纺城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建设,物业管理系统、营业房管理系统、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智能监控及人流分析管理系统已建成使用。积极利用网上轻纺城平台,推动实体市场与线上市场联动、融合,完善网上平台app首页频道、活动报名等功能,开发并上线好面料频道,建设集面料库存管理、样品发布、平台展示、微信分享、网上报价、在线交易于一体的门店管理系统。截至目前,“网上轻纺城”日访问量突破75万次,拥有会员228万余人,商铺10万余家。
2.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积极推进中国(绍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柯桥园区建设,已完成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两大平台建设,成功开通“9610”“9710”“9810”跨境电商三路出海新通道。截至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园已招引“沐家家居”“浙江乐筑”“橙猫科技”等270余家跨境电商及配套企业入驻,入住率达95%,入驻员工超6000人,成为柯桥区跨境电商重要集聚地;中国轻纺城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推出了13项服务内容,举办了亚马逊、速卖通等专项培训37场次,成功孵化了30家企业。
3.积极推进产业大脑建设。聚集开发产业生态、新智造应用、共性技术应用场景,着力构建连接织造印染全产业链、全要素链、全价值链和贯通企业生产、市场两端的产业大脑创新生态。目前,在政府侧方面,已上线了产业链图谱、产业运行分析、浙里工程师(政府侧)等3个应用;在企业侧方面,已开发了16个核心应用场景。同时,加快推进浙里工程师、数字供应链、设备云联等多跨应用场景建设,通过整合纺织印染与贸易企业在加工过程中的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实现全供应链的数据共享。
(五)聚焦“对外开放”,有效拓展市场营销渠道。
1.大力实施“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2019年以来,“丝路柯桥·布满全球”活动已成功走进韩国首尔、巴基斯坦卡拉奇、意大利普拉托、美国纽约、缅甸仰光、越南河内及上海、深圳、杭州、宁波、即墨、郑州、成都、西安、常熟、青岛、于都等国内外纺织、时尚产业集群,累计组织2250余家优秀轻纺城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内外市场。同时,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将“丝路柯桥·布满全球”搬至网上,举办了中国—韩国、中国—越南等网上对接会,开展了中国轻纺城软装八大品牌网上云招商活动,持续提升中国轻纺城的国际影响力。
2.不断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加大“走出去”步伐,积极与国内外高端纺织服装企业、产业基地、行业协会等开展合作,目前中国轻纺城已在美国、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12个国家设立商会,并与52个国家的纺织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以国际面料采购中心存量营业房招商为重点,赴上海、广州、江苏、福建等产业集群开展招商推介,目前国际面料采购中心已入驻经营户1800余家,注册市场主体1190家。
3.深入开展宣传营销。优化完善宣传方案,重点在《纺织服装周刊》《国际商报》《中国纺织报》等全国性媒体上进行中国轻纺城品牌形象宣传,在《绍兴日报》《柯桥日报》以及市、区两级广播电视台等本地媒体上对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成果进行宣传报道,2019年以来,累计对中国轻纺城进行报道500余次。同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品牌推广,及时在绍兴发布、柯桥发布和“纺城有家”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中国轻纺城最新动态,有效提升了“轻纺城”“柯桥面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升级改造,全力巩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地位。持续提升市场软硬件设施,优化经营模式,加快推动中国轻纺城从传统交易服务提供商向现代产业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力争到2025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中国轻纺城市场群总成交额达3500亿以上,网上成交额达1500亿元以上。
(二)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全力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规格高水平办好世界布商大会、纺博会、柯桥时尚周三大纺织盛会,对标世界互联网大会,着力将世界布商大会打造成全球纺织界的标志性盛会。深化“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全方位打响“轻纺城”“柯桥面料”品牌。用足用好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两大国家级试点,全力打造纺织全产业链要素“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三)进一步强化创新发展,全力打造纺织时尚策源地。深化创意设计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意功能布局,加快推进各类时尚平台建设发展,切实发挥时尚创意的引领作用。做优做强“柯桥优选”品牌计划,不断提升品牌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打造纺织品区域公共品牌。常态化开展“天天时尚”活动,全面提升中国轻纺城的时尚话语权。
(四)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全力塑造数字市场新标杆。持续推进数字市场建设,尽快完成项目二期,加快打造集智能管理、服务、决策于一体的数字市场。加快推进轻纺数字物流港项目,全力为市场经营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物流配套服务。
鉴于3年来推进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工作的实际成效,对照议案决议提出的要求,区政府认为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代表议案中反映的愿望已基本实现,特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对该议案予以结案。今后,区政府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柯桥区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巩固“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建设成果,努力为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地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特此报告。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