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08-12-12] 浏览

胡春锋 蒋晓坎

  平水镇位于绍兴南部山区,东邻上虞市,南靠王坛、嵇东镇,北连绍兴越城区,西接诸暨市,镇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丘陵山地居大,平原谷地狭小,水域面积仅5.29平方公里。
  一、平水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平水镇称得上是水库众多、溪流交织的地方,境内水体主要有一批山塘水库和“一湖一溪一渠一江”及15条小流域构成。
一批山塘水库:全镇有山塘水库293座,其中有万方以上水库101座,山塘192座。
  一湖即会稽湖,原称平水江水库,水面积3.61平方公里,库容5363万立方米,主要集横溪、桃红、稽江、平阳、甪里岙等5条小流域之水。
  一溪即若耶溪,又名越溪,溪长约10.5公里,宽20-45米,主要汇何山、秦望山、洪林、娄家、西湖、横浜泾、塘沉湾、昌峰、寒溪和东畈等10条小流域之水。
  一渠即平水江水库总渠,渠长5.2公里,过水能力4.5立方/秒,下分东、西两条干渠,东干渠长6公里,过水能力2.5立方/秒,西干渠长7.7公里,过水能力2.0立方/秒。
  一江即上灶江,呈平原性河道特征,全长2.7公里,河宽10-20米,主要合下灶江和石旗湖之水。
  此外,王化和横路两条小流域之水外注小舜江。
  二、平水镇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农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逐步取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和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造成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缓慢,投入减少,建设速度明显放缓。主要表现在:
  一是灌溉设施老化陈旧。一方面全镇293座山塘水库始建于50、60、70年代,历经几十年的运作,使设施逐年老化。自2003年以来,尽管每年以16座实施除险加固和不断落实完善各项整改及管理措施。但鉴于当初所建的工程质量,加上全镇山塘水库较多,特别是一些小山塘、水库更为严重,导致“东座加固西座漏”,病危隐患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小流域众多基础设施东涨西塌,冲刷严重,现状不规则,防洪标准低,抗洪能力弱,一遇到洪水影响民宅、交通、农田等安全。
  二是主要河流堵塞严重。特别是上灶江河道下游,因2003年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填河以来,水位涌涨。一遇汛期、台风等洪水,致使上游经常淹没,严重损害上灶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地百姓呼声极大,几年来我镇乃多次发函给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调处。同时也多次召开协调会,提出多方措施,但至今得不到根本解决,隐患依旧。
  三是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不高。税费改革后,多年形成的政府发动、群众参与、技术负责、市场化运作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已不能再用,转而实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农民对有较强公益性的工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不参加议事;致使很多急需进行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能组织实施。
  四是投入机制不畅。如今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大多依靠政府性投入为主,面对该镇这么多的山塘水库和溪流沟渠,光靠水利部门投入是严重不足的。前几年我县曾推行“一事一议”建设农村共益事业,但举步艰难。“一事一议”很容易流于“有事不议,有事难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致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新的困境。
  三、几点建议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和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遇到的新问题,运用科学发展观,适应新要求,研究新办法,探索新机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不懈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进一步巩固和增加农业基础设施,为农村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为此建议:
  1、创新工作思路。建议出台《关于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见》,提出新形势下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思路,制定相应的扶持引导政策,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再动员。特别是要针对费改税后如何在保护农业、保护农民的同时又加快水利发展做出明确规定,从而使弱质产业逐步壮大,保障和支撑农村水利持续发展。
  2、创新投入机制。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难点是资金问题。一是各级财政都要按照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增加农村水利建设的投资预算。二是要集中连片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村水利建设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果;三是要实行以奖代补,探索对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对发展节水、水保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投资和参与信心;四是要积极探索实施“一事一议”投入新机制,充分体现人民水利人民建,建好水利为人民的宗旨。
  3、创新协作体制。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作配合,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大水利、大协作,光靠一个单位部门是力不从心的。如该镇上灶江下流需要依靠市、县各部门共同努力,特别希望能得到市、县人大的协调帮助,从根本上解决填河造成的河流不畅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